臺北府城隍廟創建於清光緒七年〈西元一八八一年〉,由臺北知府陳星聚於臺北城內,依「官民醵資」設置官廟。廟名:「臺北府縣城隍廟」。使命:服務大眾,促進社會繁榮。日治時期因市街改正,民國十三年迎立城隍廟,播遷至松山莊供奉,復因日本治臺,對宗教採「揚佛抑道」,廟名無法順利延續,為維護道統,改以佛教立廟,遂暫以松山昭明廟為廟名立廟問世,位於臺灣臺北市虎林街,為主祀臺北府城隍的城隍廟。該建於1921年,為位於臺北松山車站旁的一進式小型廟宇。另外,該廟宇的組織型態為管理委員會制,年度祭典則是農曆十月初一。
1879年,臺北正式開府,首任知府陳星聚籌畫於臺北城內建立臺北府的文教與政經中心。1881年,臺北府衙門在撫臺街後方的府直街和北門街口(今臺北市延平南路與漢口街附近)建「臺北府城隍廟」,而淡水縣城隍則附設在府城隍廟內。該城隍掌管臺北府,因此神格定為「府城隍」。
大正十年(1921年),原「臺北府城隍廟」已毀,善信於是在今臺北市漢口街一帶立廟,奉祀臺北府城隍,仍稱「臺北府城隍廟」。而後,此廟因故被拆,善信遂將「臺北府城隍」神像移到松山供奉,建立了「松山昭明廟」。
2002年8月8日,經臺北市政府民政局核准復名為「臺北府城隍廟」。
松山台北府城隍廟
松山台北府城隍廟 內有三尊鎮殿軟身城隍爺,龍邊奉祀孚佑帝君,虎邊奉祀城隍夫人。
三尊軟身城隍尊神
城隍爺
文判官
武判官
謝將軍
范將軍
五營
孚佑帝君
城隍夫人
文昌殿
文昌帝君
太歲殿
松山台北府城隍廟二樓奉祀佛祖ˋ
松山台北府城隍廟二樓奉祀觀世音菩薩
松山台北府城隍廟二樓奉祀地藏王菩薩
台北市松山台北府城隍廟
地址:台北市松山區虎林街3號
台北府城隍廟,一樓正殿供奉城隍爺,有城隍軟身神尊三大尊,分別為大祖、二祖、三祖鎮座正中,神前之左侍立文判官、招財童子,右侍立武判官、進寶童子。扈從神將:身長爺謝必安,俗稱七爺,矮爺范無救,俗稱八爺,外加鍾魁神將護衛,兩旁從祀:土地、糾察、獎善、增祿、延壽、罰惡、速報、陰陽等八司判輔助神。配祀:城隍夫人。副祀:孚佑帝君〈呂仙祖〉,另設有五營兵將神位、虎爺神位。
一樓西側,增祀福德正神佛龕。
二樓為佛祖殿,中殿供奉三寶佛,左殿供奉觀音菩薩,右殿供奉地藏王菩薩。外側左邊設文昌殿,供奉文昌帝君,左右天聾、地啞祿財二神隨侍。外側右邊設太歲殿,每尊神像莊嚴慈祥、威靈顯赫,令人肅然起敬。
二樓佛祖殿〈三寶佛〉、觀世音菩薩、地藏王菩薩,文昌殿等。
台北府城隍廟是典型古廟建築,燕尾飛翅、花鳥雕刻、層層藻井,龕飾、結網交叉斗栱,每座石柱除了聯對外,彩畫裝飾、麒麟、石獅鎮門等,鏤刻細膩、姿態生動莊嚴,信眾肅然起敬。
相關報導
台北府城隍廟慶祝建廟133週年暗訪遶境
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qEShwssAdZs
台北府城隍廟慶祝建廟133週年暗訪遶境-松山慈祐宮前1
前導車,主題布條,執事人員,頭旗西燈{台北府城隍廟} 走路鼓亭{松山漢立} 鍾馗神將{台北府城隍廟} 儀杖,肅靜,迴避牌 風帆
八將團{台北城清聖清水祖師} 北管{松山福樂社/桃園聖安社} 神將2對{內湖神將聯誼會+松山福樂社} 轎前鼓 涼傘 主帥轎{台北府城隍廟-城隍爺} 火把隊
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BXNfc5fc3s0
台北府城隍廟慶祝建廟133週年暗訪遶境-松山慈祐宮前2
八將團{台北城清聖清水祖師} 北管{松山福樂社/桃園聖安社} 神將2對{內湖神將聯誼會+松山福樂社} 轎前鼓 涼傘 主帥轎{台北府城隍廟-城隍爺} 火把隊
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dayRcrJ5P7w
台北府城隍廟慶祝建廟133週年暗訪遶境-入廟3
彩排 北管{松山福樂社/桃園聖安社} 神將2對{內湖神將聯誼會+松山福樂社} (29:47)八將團{台北城清聖清水祖師} 轎前鼓 (32:21)涼傘 主帥轎{台北府城隍廟-城隍爺} 火把隊
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qEShwssAdZs
台北府城隍廟慶祝建廟133週年暗訪遶境-松山元帥壇前
台北城清聖清水祖師 八將團 (7:55)喊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