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松山起源於河流彎曲之處所匯聚成精華薈萃之地,
在自然地貌的圍繞下,開啟了豐富的文化繁景,
作品藉由「域見」的空間詩意,
轉換出藝術品與基地地理環境、與人的「相遇」經驗。
透過數萬根管狀單元垂直錯落出高低起伏的有機挑空造型,
以有如河灣水波的迴流意象,
在挑高空間中流轉、擴散出多重層次與角度的視覺體驗,
藉以演繹松山豐沛璀璨的歷史起源。
以富麗壯觀的巨型光雕形式,
營造如同繁花百景的「繁花&光穹」,
透過充滿生命力的生機力量,舞動出豐富的感官經驗,
歌頌松山古今文明遞衍過程裡的百花齊放與未來希望。
位於松山站的大型公共藝術「域見」,以松山線原名「錫口」為靈感打造,
錫口原為平埔族語為「河流彎曲處」之意,以此延伸出松山站「河流彎曲之處,
域見繁花光穹」意象,斥資一千五百萬元委請設計師團隊設計,
由五萬多顆LED燈及不鏽鋼管垂直錯落出高低起伏的有機挑空造型,
變化出河流光影效果,除呼應早期松山起源於河流積聚處,
也傳達松山捷運站是與台鐵松山車站交會之地。
松山線通車特地去找這引人注意的松山站大型公共藝術:域見。
取名「域見」的大型公共藝術作品
松山線通車特地去找這引人注意的松山站大型公共藝術:域見。
取名「域見」的大型公共藝術作品,就位於松山捷運站與台鐵轉乘的迴廊,
所以搭車到松山捷運站後,往「台鐵」方向的出口走,不久即可看見,
許多人也都會拿起手機來拍照
全站熱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