先知先覺去創業,後知後覺FOLLOW,不知不覺當消費者。
先知先覺是創造者,後知後覺是經營者,不知不覺是消費者。
先知先覺是機會者賺大錢,後知後覺是跟隨者賺小錢,不知不覺是消費者白花錢。
先知先覺創造機會,後知後覺者抓住機會,不知不覺者失去機會。
先知先覺是智者,後知後覺是愚者,不知不覺是寲者。
先知先覺是天聰,後知後覺是遲鈍,不知不覺是麻木。
先知先覺智慧者,後知後覺明白人,不知不覺糊塗人。
先知先覺為智者,後知後覺為勇者,不知不覺為弱者。
先知先覺是上策,後知後覺是中策,不知不覺是下策。
先知先覺是天聰,後知後覺是遲鈍,不知不覺是麻木。
先知先覺者成功,後知後覺者落後,不知不覺者失敗。
先知先覺先賺錢,後知後覺後賺錢,不知不覺不賺錢。
先知先覺者早熟,後知後覺者晚熟,不知不覺者不成熟。
先知先覺者吃肉,後知後覺者啃骨頭,不知不覺者喝西北風。
先知先覺為發明家,後知後覺為宣傳家,不知不覺為實幹家。
先知先覺改變一生,後知後覺遺憾一生,不知不覺荒廢一生。
成功的概率上說,先知先覺者50%,後知後覺者99%,不知不覺者0.01%。
面對新機會,5%的人先知先覺,80%的人後知後覺者,15%的人不知不覺者。
成功的人永遠是先知先覺,平庸的人總是後知後覺,無用的人只能是不知不覺。
PS:後知後覺意思與先知先覺相對,是對事情的敏感度,最先知覺到的就是先知先覺,最後知覺到的就是後知後覺。首先,知和覺不是一回事。知,就是知道,理性的,覺,是感覺,感性的。知就是所謂客觀,覺就是主觀。其次,感知和感覺不一樣。看到一朵花是紅色的,那是感知,覺得它不好看,則是感覺。因為,你看到是紅的,別人看到也是紅的。但是,覺得不好看,可能有人覺得好看。
先知後覺,和後知先覺可以用例子來解釋。
舉例:
辦公室小王的神色不對,家裏出事了。要是你最先沒感覺到他的神色不對。而是,別人說,他家出事了,你一看,果然他雙眉緊鎖的樣子,覺得他家真的除了什麼事。那是,先知後覺。反之,你先覺得他神色不對,然後打聽到他家出事了,那是,後知先覺。
補充:“知”和“覺”由認知到理解的過程。“先知先覺”是認知和理解的都很快。“後知後覺”就是認知和理解的都比較慢。由“知”到“覺”的過程,就是把外界的東西溶入到自我中的過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