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灣果樹 種植面積最多的是 芒果,其次是香蕉、鳳梨、番石榴、番荔枝、蓮霧木瓜、椰子、印度棗、楊桃

 

蓮霧原產馬來半島南洋群島,荷蘭人據台時就已引進5個品種。它在馬來半島土名Liem-bu,音譯名為蓮霧,染霧,南無等。若以屬名的命名優先性,應稱為蒲桃洋蒲桃,中國大陸稱爪哇蒲桃

   台灣現在蓮霧粉紅種為主,夏天裡紅中帶綠的蓮霧、冬天的黑珍珠,都是粉紅種,當初選種是因為比較好種;但經過多年的栽培,種蓮霧有點像藝術不是科學,每個農民都有不同配方,種出不同品質,這是最大的問題,20年來種植面積從9000公頃減少近3千公頃的原因就是太複雜了,沒有比較科學化的穩定;市面上越來越多飛彈的品種,就是種起來比較簡單,又可維持顏色不變,比較穩定

現在蓮霧栽培方法有: 產期調節、疏果、矮化 、 套袋

這是台灣普遍而且最常用的技術。但是對於種蓮霧的果農來說,10個果農有12套配方。下圖中你可以看出產期調整的方式嗎? (理光頭,斷根,環刻,遮光,浸水)

 理光頭  

理光頭

 斷根  

斷根

 環刻  

環刻

 遮光  

遮光

 浸水  

浸水

  

 

 

黑珍珠蓮霧是地層下陷導致海水入侵的意外產物?

   民國56年起,林邊鄉農民開始栽種蓮霧,當地地質鹽分含量頗高,外加海上吹來的南風(俗諺『南風若透,蓮霧著甜),所產出的蓮霧果實雖小,但色澤暗紅且極甜。 現在黑珍珠蓮霧又大又甜又多汁,卻是用土地鹽化的代價換來的

 

台灣每人每年平均水果消費125.7 kg,高於日本、美國。台灣是水果王國,我們真的很幸福。

 

蓮霧的故事

用土地生命換來甜美黑珍珠

以又大又甜聞名的屏東黑珍珠蓮霧,竟因地下水鹽化「因禍得福」,變得特別甜,卻是土地的苦所換來的。

穿梭在屏東佳冬、林邊兩地,放眼望去,沿海盡是方塊水田拼連而成的魚塭;這些南台灣最普遍的「魚田」,水車不斷翻轉其間,以提高魚塭池水的溶氧量;問題是,農民長此以往、夜以繼日抽取地下水的結果,不但讓地層下陷,萬劫不復,也造成海水入侵內陸長達9公里以上,且每年還以300公尺~1公里的速率,持續推進陸地,似乎蓄滿怒意,意圖報復人們超抽地下水的破壞行動。

在海岸線和中央山脈之間,這裡的公路沿途每隔二、三百公尺,就可看見販售「黑珍珠蓮霧」的指引路牌和攤位;一畦接一畦的綠色蓮霧田,呈現南台灣另一番景致;剛採收的蓮霧樹,原應享有一段「假期」來休養生息,以待來年;但此刻只見辛勤的農民已忙著開始修枝、施肥,積極準備迎接下一個產季。

被稱為「黑珍珠蓮霧之鄉」的林邊、佳冬,蓮霧是這裡「一鄉一特產」的招牌水果,農會自創品牌「芙華蘿莎」黑珍珠,大小如拳頭,去年在台北果菜市場拍賣,曾創下每公斤高達1600元的天價。林邊鄉農會推廣股股長鄭英財說,平均一顆黑珍珠身價在400~500元,比日本進口的富士大蘋果還貴上一倍。

「黑珍珠」能創此非凡身價,當地農民口耳相傳蓮霧特別好吃的秘方:就是土地鹽化後,這種「有點鹹又不會太鹹」的土質,最適合種蓮霧,種出來的黑珍珠又大又甜;由於銷售價格誘人,不少農民便紛紛棄養其他作物,專心經營蓮霧田。

不過,黑珍珠的多汁、甜脆滋味,是用土地的代價換來的!林邊鄉農會前任理事長黃金龍,種了30年蓮霧,心情曾隨爬升的蓮霧價格騰雲駕霧,也因日甚一日的土地鹽化問題墜落谷底;因為,養活他一家子的土地已出現前所未有的危機。

年邁的黃金龍滿頭白髮,但目光炯炯,提起當年,蓮霧為他起了一棟洋房,讓他從此過著優渥的生活,在無後顧之憂下,幾年前,他放心把棒子交給下一代,沒想到,蓮霧的收入卻每下愈況。

土地也有保存期限

民國63年,黃金龍在離海約600公尺的河床地上,種植第一批蓮霧樹苗,兩年後開始收成,蓮霧還未採摘,水果販就聞風而來,「嘗起來又鹹又甜,很特別的口感。」黃金龍說,就這樣一傳十、十傳百,他種的蓮霧名氣居然不脛而走。

當時黃金龍已經發現,自己這片四分大的蓮霧田,表土竟有一些白色的粉末,當時覺得有點怪,他小心翼翼地以手指沾了一點,好奇地放在口中嘗一下,確定白粉正是鹽巴

當時他沒有警覺這是土地開始哀嚎留下的警訊,根本不在乎土壤出了什麼問題,滿心以為:「有錢賺就好!」很多靠內陸的農民也因此自行研發配方,從海邊運來海水灌溉,這股蓮霧田加鹹水灌溉的風潮便流傳至今

不過,讓黃金龍發跡的這片蓮霧田,已經在八年前「報廢」了。黃金龍說,在此之前,他已發現蓮霧似乎變小了,鹹味也變重了!過沒多久,竟然連蓮霧老欉也死了。於是,他從山裡買來土方,試圖改良土壤。「才兩分地就花了我60幾萬,」黃金龍認為花錢事小,重要的是,這種刮除表土更換新土的作法,似乎無法讓他的土地起死回生,他無力阻擋自地底下不斷往內陸入侵的海水攻勢,最後只好舉白旗投降,宣布這四分地「壽終正寢」,這才讓他體會到:原來土地也有保存期限!

除了要跟土地的使用期限賽跑,近年來,種田的工資、肥料價格不斷上漲,常讓農民血本無歸,「日子愈來愈難過!」黃金龍感歎,這五、六年來,兒子的蓮霧田就算收成再好,頂多也只能達到損益平衡;這樣下去,三餐都要成問題,「政府再不想辦法,土地會全被海水占領!」

要蓮霧甜不必靠鹽分

現在屏東種蓮霧的農民,人人手上都有一根探測針,插到土裡,馬上可以知道這塊地鹹不鹹?黃金龍在林邊還有一塊蓮霧田,測出來的鹽分還不到2度,在可接受的範圍,海邊那塊報廢地就高達32度,難怪果樹種不活;更令人驚悚的是,這種因鹽分過高而廢耕的農地,還在逐年擴大中。

這一頁在屏東上演的「黑珍珠傳奇」,在專家看來,農民引海水灌溉蓮霧田的作法無異「竭澤而漁」。研究果樹40幾年的台大園藝系教授鄭正勇早就看出農民的錯誤舉動,期期以為不可;他不斷到當地宣導正確、科學的作法,但「連農政官員都聽不進去,有什麼辦法?」

鄭正勇解釋,真正的問題出在農民用種菜的習慣來種蓮霧,不斷餵養果樹吃氮肥,果實的甜度當然差;只要減少氮肥供給,並在果實成長的某階段設法阻絕細根的吸收作用、減少氮肥的攝取,同時保住粗根的功能,就能如意地控制果實的甜度。「農民無知便罷,農政官員也跟著瞎起鬨!」鄭正勇說,在「賺錢最大」的心態作祟下,農民用含鹽的海水毒害細根和粗根,短暫的幾年內或許有意外的收穫,但這種短線操作、完全無視於大自然規律的作法,果樹只有死得更快,慘的是連該永續經營的土地也一起陪葬。

過了幾年,鄭正勇才想通:如果不鼓吹用肥料、加海水,肥料公司、土地洗鹽(一公頃要花費上百萬元)的生意要怎麼做?但全台農地土質普遍酸化的惡果卻又要農民承擔,「農民實在太好騙了!」他十分無奈。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救國團松山團委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