茶葉色澤與滋味  

n      台灣茶業的發展約有300餘年的歷史,依其發展的歷程,約可區分成為七個時期,即

n      野生茶時期

n      轉口貿易期(19世紀末以前)

n      開創期(18世紀末到1885)

n      奠基期(1885-1945)

n      外銷暢旺期(1946-1982)

n      內需擴張期(1982-2000)

n      國際競爭期(2000年以後

 

台灣的茶-台灣的野生茶

臺灣野生茶的記載 (受天牛之害,很少超過200)

n      荷據時期,荷蘭人可能調查過,並登記在巴達雅日記中。

n      據說清康熙36(西元1697)「裨海遊記」中的附冊「蕃境補遺」 提到野生茶,但查無實據。

n      目前中文最早的記載是康熙56年(西元1717年)發行的「諸羅縣誌」:「水沙連山中有茶一種,味別,能消療暑瘴

n      「赤崁筆談」(雍正6年,西元1723):「….通事每年入山….焙製

n      日據時期,曾詳細調查,並且製茶作為貢品。

n      與阿薩姆種做比較試驗,結果產量優於大葉種。

n      分離出山茶與赤芽山茶兩個種

n      育成台茶18-紅玉

n      那馬夏鄉目前有種野生茶

 

轉口貿易期

n      台灣人工植茶以前,18世紀末以前

n      歐洲人,尤其是荷蘭人為主

n      荷據時期(1624-1662) ,由中國大陸沿海 安平港 雅加達

n      鄭成功驅逐荷蘭人之後,茶業轉口貿易幾乎停止

 

開創期(18世紀末到西元1885年)

n      台灣正式植茶的歷史可能在18世紀

n      柯朝在嘉慶年間(西元1796-1820)間,從福建引進武彝種子兩斗,種在台灣北部的魚桀魚坑(瑞芳區)-台灣通史(魚桀 ---香魚)

n      台北地區的茶樹種植始於清朝嘉慶15(西元1810),由福建省安溪縣人井連侯傳入茶苗,種植於深坑鄉的土庫村---深坑廳統計書(1910)

n      乾隆五十七年(1792)木柵、深坑地區就有三個土地契約,載明供作植茶之用。

n      道光年間即已開始銷往福州(台灣通史)

n      台茶正式的外銷紀錄起於西元1865年,由淡水海關輸出 136,703斤的烏龍茶。

英國生物學家斯文豪到台灣(藍腹鷴.攀木蜥命名者)認為台灣茶非常有希望。因美國波斯頓事件不喝東印度公司茶,因掏金熱有許多中國人喝茶,而由台灣進口烏龍茶。

企業化的開始

n      英國人杜德(John Dodd)--同治四年(西元1865)來台考察鴨片與樟腦市場

n      結論:

n      兩種產業,甚至於硫磺,均已有具影響力之組織介入,無擴充或介入的空間。

n      茶葉的生產與國際市場需求強烈,台灣人無有影響力之勢力介入。

經濟生產初期

n      約翰杜德的貢獻

n      同治四年(西元1865)來台考察

n      同治五年(西元1866)契作生產茶葉

n      同治七年(西元1868)在艋舺開設精製茶廠

n      同治八年(西元1869)出口2131擔烏龍茶至美國

n      1877年台茶的外銷量已達 590萬斤

n      五家洋行(寶順 Dodd & Co.、德記 Tait & Co.、怡記 Elles & Co.、水陸 Brown & Co.及和記Boyd & Co.) 壟斷台茶外銷

二、洋行的經營

n      初期洋行的經營

n      經營模式:

n      洋人懂洋務(國際貿易)與財務管理,不懂(或不想懂)中文,雇用買辦(懂洋文的中國人)辦理物資採購與庶務。

n      買辦懂洋文,不懂洋務,不知國際行情與茶情,但知道洋行收購行情。委託茶販購買茶葉。

n      茶販不知道洋行的收購行情,但知道買辦的收購行情。直接向茶農收購茶葉。

n      茶農賣茶葉給茶販,向茶販借貸資金。

n      契作模式與資金流通

n      契作:
基本上是茶販與茶農間的契約關係,茶販提供資金,茶農將產品賣給茶販。

n      資金流通:
洋行向廈門的銀行或錢莊貸款,利息大多在年利率6%以下。加碼後,交給買辦貸放出去。(大約變成24)
買辦取得資金後,加碼貸放給茶販;茶販再加碼後,貸放給茶農。

n      基本上,這是一種層層剝削的生產模式。受剝削的是最基層的農民,有時還會夾雜地主與佃農的關係。

n      洋行、買辦與茶販是剝削階層,獲取鉅額的茶葉差價及貸款利差。因此,買辦與茶販在一般人或歷史上的評價不高。

n      此種產銷鏈,在當時造就了許多有錢的新貴,對台灣未來的發展有極大的影響。

n      此時期之生產概況-以烏龍茶為主

n      茶農自製成毛茶

n      茶販收購或自行運到台北的茶館 (國人開設的茶行或洋行買辦設立的媽振館) 販售

n      由洋行收購以粗製茶方式運往內地(福州或廈門)加工,併堆後再出口。

n      收購價格完全由茶館及茶販主導

n      茶館知國內茶價,但無外貿人才與資訊,故精製後交給洋行,

n      茶葉之價格一概由洋行決定

 

奠基與興盛

劉銘傳與日本人

 

奠基期(1885-1945)

n      台茶面臨第一次不景氣

n      英國人、西班牙人與荷蘭人的競爭。

n      1.洋人種茶,成為競爭對手。

n      2.改變市場需求---茶館

n      本國茶葉公司惡性競爭

n      宣傳不力

n      無研發與改進能力

n      清光緒10(1884),劉銘傳(道光16年至光緒22年,1836-1896)因中法戰爭抵台,光緒11年成為台灣首任巡撫。

劉銘傳的主要措施:

n      整合台灣茶業運銷,組合台北茶商成立「茶郊永和興」 (即台北市茶商公會之前身)。壟斷供需與價格。

n      修鐵路

n      開基隆港

n      政府主動推廣茶葉之生產

n      並嘗試引進紅茶製造新技術。

績效

n      外貿復甦:前清時期,茶葉外銷收入佔台灣外銷收入80%以上。劉銘傳時期,台灣是全中國唯一出超地區。

n      茶價回穩:

n      茶園擴展:茶園並開始向宜蘭新竹方向擴展。相較於19世紀初的茶葉推廣,績效卓著。

日本人的功績

n      日本人對台茶的看法與立場:
賺錢、物資供應與切斷洋行的壟斷:

n      賺錢:以比例看,茶葉是台灣有史以來最賺錢的農作物。

n      物資供應:台灣的茶葉是做為日本人控制地區的主要物資,二次大戰前與大戰期間,大量銷到東三省與南洋。

n      切斷洋行的壟斷:發展紅茶,減少烏龍茶

日本人發展措施

n      開拓新的市場

n      擴大生產規模

n      改善茶葉生產體質,包括改善生產環境如道路、運輸………

n      引進機械及製造工具

n      改良栽培管理技術,設立研究發展單位

n      引進新品種等

n      為適應政治與市場需求,生產烏龍茶銷歐美,包種茶製香片銷華人地區,增加紅茶項目擴增市場

n      轉機:

n      經濟大恐慌(1920-1930) ,全球茶葉供需大洗牌。

n      經濟大恐慌結束後,東方茶葉生產國未能掌握轉變契機,由歐洲生產國完全掌握供需導向,紅茶變成歐美最主要的貿易與消費產品。

n      日本人乘機放棄烏龍茶,改發展日人控制的紅茶與香片。

復興期

n      在短暫的蕭條後,日本政府在台灣改以發展紅茶及包種茶為主。

n      紅茶銷歐美與西方市場

n      包種茶在薰香後,售至中國大陸及東南亞的華人地區

n      徹底改變了台灣茶業生產方式

n      紅茶與包種茶取代烏龍茶後的改變

n      烏龍茶-農民自製,小規模生產

n      茶農製茶       茶販集貨         茶商收粗製茶         精製併堆後外銷

n      包種茶與紅茶-大工廠,大量生產

n      茶農生產茶菁         粗製茶廠收茶菁製茶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精製茶廠收粗製茶精製         茶商外銷

n      影響:

n      粗製茶工廠具有大型的製茶機械,大量生產,成本降低

n      茶農不自製,將茶菁賣給粗製茶工廠,茶販階層逐漸消失

n      日商開始大量介入

n      茶廠大型化,精製技術改善,大廠可獨立外銷,廈門漸失轉運功能

n      大量生產薰香所需的原料

 

外銷暢旺期(1946-1982)-台茶輝煌期

n      二次大戰後,台灣紅茶領先全球茶葉景氣復甦

n      紅茶庫存百萬公斤以上

n      全球茶區復甦緩慢,茶葉供不應求。

n      台茶外銷,取得外匯,加速復甦

n      由大陸引進炒菁綠茶,開創新局

n      珠茶與眉茶

n      平水珠茶:

n      紹興地區生產之一種揉成像小珠子一樣的茶葉,早期集中在平水精製,故稱為平水珠茶

n      珠茶外型緊結,比重大,像一個小珠子,故稱為珠茶。洋人初見珠茶時,聯想到散彈槍的小鐵珠與火藥,所以用Gun Powder (火藥)為名。

n      珠茶曾經是極高價之茶葉,18世紀初在倫敦曾賣到每磅10.5先令。

n      臺灣光復後,上海商人唐季珊與穆道郎等,於民國37年(西元1948年)引入珠茶之製造方法。不久即成為臺灣外銷之主力。

n      1952年眉茶與珠茶輸出量(6150公噸)即佔當年總外銷量的百分之六十五。 1965年以後更增至萬頓以上。

n      主銷北非,尤其是摩洛哥(纖維質來源)

n      變成平價茶葉

n      民國60年代起,受下列幾個因素影響,臺灣珠茶重要性開始下降

n      煎茶需求增加

n      人工成本上揚,茶菁品質下降,勞動力開始不足

n      中國大陸開始大量製造

 

煎茶的崛起

 

n      又一個綠茶:煎茶SENCHA

 

n      起源

 

n      民國50年代,日本經濟開始起飛,自產煎茶不敷所需。

 

n      民國44年平鎮茶業試驗分所首先自日本引進伊達式煎茶機械一套,開始試製煎茶。

 

n      臺灣於民國54(西元1965),民間引進新式日本煎茶製造方法與機械,開始製造,並出口日本。

 

n      臺灣的煎茶產業

 

n      民國55年起,輸日煎茶激增,民國62年最高曾輸出日本12138公噸。

 

n      當年出口23516公噸,未進口。

 

n      98年出口2,375.45公噸,進口 26,480.25 公噸

 

n      主要生產區:桃園與新竹

 

n      主要品種:青心大冇

 

n      輸日主要季節:
四月中旬,日本最早煎茶生產地開始生產以前必須出口

 

n      以往認為:臺灣煎茶早產,可以迎合日本早春市場。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

 

n      民國80年中葉以後已無煎茶之生產線

 

n      近年來因綠茶與茶飲料風行,逐漸恢復中。

 

n      罐裝茶飲料、茶粉、其他茶飲 銷日本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

n      茶葉三雄鼎力

 

n      珠茶

 

n      煎茶

 

n      切菁紅茶

 

n      珠茶先退場

 

n      切菁紅茶自尋敗退

 

n      煎茶的國際競爭

 

n      中國大陸在民國61年引進煎茶機械

 

n      70年代浙江與靜岡縣締結為姊妹省

 

70年代之後國際競爭力以基礎勞動力工資為指標,加上台幣升值

 

台茶的蛻變

 

n      平均收入與生活水準日益提高,工資成本大幅增加

 

n      民國52年以前,國民平均生產毛額低於200美元

 

n      民國五十九年才提高到每日超過1美元之水準(393美元/年)。

 

n      民國六十二年,國民平均生產毛額已增加至700美元/

 

n      民國六十七年達1595美元/年,

 

n      民國七十年,已超過2700美元/  

 

n      中國大陸惡性競爭

 

n      台幣急速升值

 

n      中國大陸惡性競爭

 

n      民國71年以後,台灣外銷茶葉量開始低於總產量50%

 

n      民國70年,開始大量輸入茶葉

 

n      民國 81年,茶葉進口量開始超越出口量

 

(茶產業尚存之因)

 

n      人均飲茶量激增(2013估計人年均飲茶量為1795公克)

 

n      取消茶工廠登記

 

n      開放茶農自產自製自銷

 

n      市場區隔

 

n      茶區轉移

 

n      產期調節

 

n      罐裝茶之興起

 

n      泡沫紅茶與珍珠奶茶

 

產業的復興

 

n      茶葉:多元消費,紅茶、綠茶、部分發酵茶、黑茶齊頭並進

 

n      飲料茶:近三年來都在9億公升左右

 

n      袋茶:每年約生產小袋茶(1.5-3.5公克裝)7.3億包,消耗茶葉1500公噸;大袋茶(14-25公克裝)2.3億包,消耗茶葉約5600公噸。

 

n      茶飲店:估計每年消費約萬噸茶葉。

 

n      藝術:茶具、茶藝與文化創作蓬勃發展。以茶具為例,以往臺灣人喜歡收藏大陸茶壺與茶具,目前則相反。

 

n      年生產與流通茶苗500萬株以上,供不應求。

 

茶葉國際貿易復興

n      業者估計,經由小三通與觀光客(尤其是大陸觀光客)伴手禮輸出量在4000-5000公噸之間。

 

n      經小三通出口大陸之茶葉以球型包種茶與普洱茶為主。

 

n      國產茶供應嚴重不足,必須提出增產政策

 

n      扣除每年進口普洱茶存放量、其他加工品出口原料需求、以及非通關出口,共約9000公噸,因此國人平均茶葉消費量約高估20%

 

臺灣的機會與可能之因應策略與措施

 

n      國際市場

 

n      臺灣是否有可能成為東方的倫敦?

 

n      國內市場

 

n      維持國產茶葉的優勢

 

n      加強消費者教育

 

n      擴大生產規模與提高產品安全性

 

n      深耕茶文化

 台灣茶 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救國團松山團委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